“利润1.33亿涨8配资,高管年薪1.61亿——联想这份年报,写满了‘荒诞’二字。”
刚刚发布的联想2024年报,像一枚大炸弹,炸出了资本市场最奇葩的一幕:全年营收5128亿元,净利润却仅有1.33亿元,利润率低至万分之四。而与此同时,高管薪酬总额暴涨19.78%,董事长宁旻涨薪117.9万元,CEO李蓬涨薪116.6万元,附属公司甚至有人年薪高达1.61亿元。
利润不够发工资,
这就是联想的新常态?
财报显示涨8配资,联想好不容易从2023年亏损38.74亿的泥潭中爬出来,勉强扭亏为盈。可还没等股东松口气,高管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给自己“论功行赏”。薪酬委员会的逻辑是什么?难道“扭亏”就是天大的功劳,值得立刻涨薪20%?
更讽刺的是,那位年薪1.61亿的“神秘人”,如果降薪1亿,联想的利润就能直接翻倍至2.33亿——这么简单的账,管理层算不明白吗?
研发投入去哪了?
技术空心化的隐忧
联想一直标榜“全球化科技企业”,但翻开财报,研发投入的增长却语焉不详。对比华为每年千亿级的研发投入涨8配资,联想的高管薪酬占比却高得离谱。
此前有报道指出,联想高管的薪酬甚至占到了净利润的30%以上。如果钱都进了个人腰包,技术创新的资金从何而来?
事实上,联想近年来的业务转型并不顺利。PC市场萎缩,服务器业务毛利率仅20%,远低于IBM的50%。算力时代,联想依然在“贸工技”的老路上徘徊,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突破。
如今高管薪酬暴涨,研发投入却未见同步增长,这样的企业,拿什么竞争未来?
“穷庙富方丈”,
股东和员工谁在买单?
联想的高管薪酬体系,早已引发争议。杨元庆曾解释:“我不能比美国下属拿得少”。
但问题是,联想真的具备苹果、谷歌那样的全球竞争力吗?苹果库克年薪2.65亿美元,但苹果的净利润是联想的数百倍。而联想的负债率长期高达84%以上,靠“借新还旧”维持运营。这样的企业,高管却拿着天价薪酬,究竟是谁在承担成本?
联想需要的不只是
财报上的“扭亏”
一家企业的价值,不在于高管拿了多少钱,而在于它创造了多少真正的技术和社会价值。联想曾是民族品牌的骄傲,但如今,它的年报更像是一份“利益分配说明书”涨8配资,而非“科技创新路线图”。如果继续“穷庙富方丈”的模式,联想的未来,恐怕只会离“伟大企业”越来越远。
弘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