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游客踏上法国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这座古老的小镇时中财所,总会被镇中央那座雄伟的圣米歇尔教堂所深深吸引。
这座教堂的历史可追溯至12世纪,八百年来风雨侵蚀,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镌刻在它的每一块石砖上,散发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古朴气息。 尽管它的建筑美学本身令人赞叹不已,但真正吸引游客目光的,却是那座悬挂在教堂塔楼上的人——约翰·斯蒂尔,曾是美军82空降师的二等兵。
1957年,爱尔兰记者科尼利厄斯·瑞恩正在筹备一本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回忆录《最长的一天》。为了能挖掘到更真实的故事和第一手资料,瑞恩决定给上百名二战老兵寄去信件,信中的问题很简单却充满深意:“1944年6月5日午夜,你在哪里?”
展开剩余89%几个月后,瑞恩收到了很多回信,其中有些士兵详细描述了他们在那段历史时光中的亲身经历,提供了丰富的战斗细节和作战数据。 但其中一封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回信,却让瑞恩的目光顿时被吸引。信的开头写道:“1944年6月5日,我正被降落伞吊在圣米歇尔教堂的钟楼上。”
这位士兵便是约翰·斯蒂尔,他当时是美军第82空降师的一名伞兵。 1944年6月5日深夜,82空降师接到命令参与诺曼底登陆的“霸王计划”,他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,切断德军的防线,掩护位于犹他海岸的盟军登陆。纵使今天看,这场空降行动依然显得十分大胆而疯狂。
空降兵是一个高风险的兵种,无法携带重型武器,面对敌人地面部队时,空降兵本就处于不利地位。为了弥补这一差距,盟军指挥部决定派出300架运输机,载着15,000名伞兵,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空降作战。 这场空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为宏大的之一。
约翰所在的F连,任务是占领并坚守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这个小镇。 他记得那时和15位战友一起登上了一架C-47运输机。 飞机内昏暗无光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氛,战友们默不作声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——等待跳伞命令的到来。
为了避免德军高射炮的攻击,整个飞行过程运输机都保持“静默”,机舱里完全黑暗,士兵们只能凭借本能进行降落。 在几千米的高空中,分不清方向,脚下可能随时出现敌人,面对空中敌人的攻击,空降兵们只能将命运交给上天。
终于,跳伞的命令下达了,约翰和战友们纷纷跳出机舱。 此时,地面上的战斗已经开始,敌人的机枪和高射炮弹道穿梭在空中。 许多空降兵虽然面临重重困难,但依然成功降落并与敌军展开交火。
原定计划中,F连将从小镇外围降落,然后按计划向内进攻。 然而,约翰的运气不佳,他在接近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时偏离了航线,竟直直飞向小镇的中心。 不幸的是,约翰的降落点下方正好是一座燃烧的谷仓,躲避大火时,他只能选择撞向教堂的塔楼。
当约翰再次恢复意识时,发现自己被降落伞悬挂在教堂钟楼顶部,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德军士兵。 他试图拿起武器反击,但双腿受伤,双臂被降落伞牢牢束缚,无法触及背上的枪支。 他挣扎了许久,仍然无法脱身。
幸运的是,周围天色昏暗,德军士兵并未注意到他。 他试图拔出匕首切断降落伞,但却失败了,匕首也掉落了,丧失了最后的希望。 面对如此困境,约翰决定暂时装死,低下头闭上眼睛中财所,尽量避免引起敌人注意。
他就这样悬挂在塔楼上整整四个小时,直到凌晨3点左右,才被两名德军士兵发现并俘虏。 在那一夜,像约翰一样的空降兵不在少数。 尽管霸王计划在战略上取得了成功,但在战术上却充满了挫折。整个空降过程中,82空降师8500多名士兵中,超过半数遭遇伤亡,死亡率高达46%。
许多士兵不是在空中被敌人击中,就是因风向的影响迷失方向,无法与战友汇合。 此次行动中,有一名上尉温特斯,降落地点竟偏离了原定目标10公里,导致无从组织有效进攻。
原计划中,F连应该能在数小时内占领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,但由于意外的困难,德军坚守了整整一周才最终撤退。 约翰被俘后并未放弃希望,几天后,他在伤势稍微恢复时,便策划了逃脱计划。 在一次看守疏忽的时机,他迅速通过窗户逃脱,并成功与大部队汇合。
约翰并非畏惧死的懦夫,恢复健康后,他又投入到了后续的战斗中。 1944年9月,他参与了“市场花园行动”。 这一次,他表现出色,捕获敌军30人,击毙11人,成为战场上的英雄。
战争结束后,约翰回到美国,获得了青铜星章和紫心勋章,成为了真正的英雄。 虽然回到家乡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并与妻子育有一女,但他一直未曾提起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。 他不认为这些事值得骄傲,也因弟弟诺曼在战争中牺牲而不愿回忆起那些痛苦的岁月。
直到1957年,记者瑞恩通过访问,才使得约翰的故事得以公开。 这本书出版后,约翰迅速成为全美名人,甚至被改编成电影。 尽管电影中的约翰形象有些滑稽,但他并不在意,只是欣慰于自己的故事能够为人们带来娱乐与启发。
随着约翰的名气不断飙升,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。 为了纪念约翰,小镇决定在教堂上方悬挂一个身穿美军军服、背负降落伞的人偶,这一挂便是79年,直至今天从未取下,约翰的形象已然成为小镇的地标。
1959年,美国华盛顿一家电台邀请了许多二战老兵讲述往事,约翰也受邀参加。 虽然约翰仅是一名中尉,但他却能与多位将军并肩而坐,可见当时民众对他的尊重与崇敬。
1964年,时隔二十年,约翰再次回到圣米歇尔-埃格利斯。 那里的人们热烈欢迎他,市长亲自出席欢迎仪式。 即便他没有在这里开过一枪,但对当地居民而言,约翰依然是无可争议的英雄。
不久后,约翰被诊断出喉癌,身体状况急剧恶化。 他虽然有着顽强的意志,但过度的烟酒成瘾让他的健康每况愈下。 1969年5月16日,约翰在费耶特维尔退伍军人医院去世,享年57岁。 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,留下了无数英雄的故事。
约翰去世后,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当年的战友,揭露了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。 在约翰和另一名士兵肯
发布于:天津市弘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